- 2025-09-22 17:20
- 来源: 武汉市数据局
-
- 分享到
9月19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聚焦武汉持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武汉市数据局参加现场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前段时间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请问武汉市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中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下一步将会有哪些安排。
武汉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薛童
武汉市在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数据的力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加强数据供给。推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标注规模达5500TB,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数据供给质量。开发城市运行、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监管等8类知识库,支撑医疗检测、教育培训、自动驾驶、低空飞行、具身智能等多领域应用。建立武汉市一体化数字资源管理体系,编制全量数据资源目录,组织建设了60个高质量数据集,畅通数据供给渠道。
开展平台建设。打造城市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模型、算力、数据等重要资源要素的叠加效用。搭建“汉数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通过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提升数据资源安全保障与流通利用能力。完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算力均衡调度和普惠输出。
聚焦场景应用。聚焦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依托武汉城市大模型,协同全市各业务部门,充分挖掘场景需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提升民生福祉、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武汉市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安全治理等方面探索开发了一批数字赋能的应用,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
实现了更精细的城市管理。依托计算机视觉(CV)大模型,优化全市11381路重点区域摄像头视频解析能力,日均识别占道等城市运行事件超100件,累计发现事件9.6万件,实现事件处置智能闭环管理。聚焦城市渍水内涝,利用大模型动态识别渍水情况,自动标记、即时捕捉严重渍水点,识别结果快速推送,内涝险情快速处置。
提供了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推动打造国内首个面向儿童抽动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大模型——“智动”大模型,家长可以通过文字、语音,或上传视频向AI小助手提问,系统基于百万级高质量医学知识库和真实临床数据,生成初步症状报告并提供智能导诊建议,实现对儿童从疾病早期筛查、诊疗支持到长期随访的闭环管理。培养智能检验员,将大模型能力接入全民健康市区一体化平台,辅助医生对档案、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有力提升区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数智化病理服务水平。
构建了更便利的惠企服务。打造智慧办事员,主动询问办理事项,反馈办事时长、流程及申报材料,实现“一问就能答”,并链接审批系统“集成办”,辅助填报信息,加快“一点就能办”;在硚口区试点智能辅助办理1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促进招采管理服务,建立数智招采服务体系,提供智能客服、智能审查、智能评审、智能监管等数智招采服务,评标平均时长缩短30%,更好地服务企业。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高效率服务供给、强化高质量动能转换、提升高水平安全保障,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安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应急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应用,做优做强一批实战管用的数字赋能应用场景。
编辑:冯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