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8 20:03
- 来源: 武汉市数据局
-
-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政务共享条例》及《武汉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数据“一盘棋”管理,今年8月,武汉市数据局印发《武汉市公共数据归集治理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全面盘点数据资产底数,编制全量数据目录并在一体化数字资源平台上发布更新,同时按应用场景需求推动数据的高效、规范归集,2026年底实现数据资源应归尽归、全量覆盖。
在数据归集治理行动中,摸清全市数据底数是关键一环。武汉市数据局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广应用了数据探查工具,为全市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目前全市公共数据归集治理行动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目标。
数据探查工具破解“底数难清”困局
实现数据“应归尽归”,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然而长期以来,各部门业务系统众多、数据结构各异,摸清底数犹如大海捞针。
“过去靠人工填报统计,不仅效率低,也难保准确全面。”武汉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探查工具是一套自动化采集软件,能自动发现并实时同步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数据表结构和技术元数据,相当于给分散隐藏的数据资产做了一次“全身CT”。其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一是精准绘制“数据地图”,彻底扭转底数不清的局面;二是AI智能辅助分类分级,大幅提升编目效率和规范性;三是为数据高效、自动化“入湖”提供技术通道。
试点部门从心存疑虑到欣然接受
新技术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初期,“探查”二字让不少部门心生警惕。“担心安全问题,怕敏感数据泄露,更怕出了问题要担责。”一位委办局信息中心主任坦言。面对普遍疑虑,武汉市数据局没有强行推进,而是组建多个业务指导组,主动上门,“一对一”答疑解惑——收集整理“问答清单”,针对每个问题给出详尽解答;多次召开宣贯会,讲解探查工具的安全原理和部署方案;更重要的是,对工具本身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测试,并坚持“最小化权限”部署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
各部门对《政务共享条例》的理解加深了,对数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对探查工具的信任也建立起来。
典型示范引路,数据归集成效显现
随着工作的深入,一批率先试水、主动作为的部门尝到了甜头,形成了示范效应。
市生态环境局以用为导向,通过建设数据中台打通内部系统,让沉睡的“老数据”焕发新生。该局不仅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更在数据质量管理和前瞻性思考上下足功夫。目前,该局已编制并上线一百多条数据资源目录,基本完成了全量编目目标。
市城管委提前在内部组织学习,制定了详尽的内部治理方案,凭借强大的信息化基础,工作推进有条不紊。
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对严格的网络隔离限制,创新采用“内网部署+光盘摆渡”的方式,既确保了核心审判数据的绝对安全,又成功归集了数百条数据目录,为特殊领域数据归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开始确实有顾虑,但用了之后发现,这个工具确实方便、安全,大大减轻了我们摸底编目的工作量。”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数据观念转变,数据价值释放可期
从最初的疑虑重重到如今广泛接纳,数据探查工具的推广折射出我市各部门数据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探查工具全面铺开和数据目录体系不断完善,我市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正加速成型。
未来,随着数据归集工作深入推进,政务数据将在政府内部顺畅流动,最终实现统一管理、规范流通和深度开发,真正释放数据要素的内在价值,为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