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4 17:32
- 来源: 经济日报
-
- 分享到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县域和乡村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增强县域产业竞争力,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愈发显著。《报告》显示,截至今年 6 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69.2%,较 2024 年 12 月提升 1.9 个百分点。互联网的普及让农村地区能够便捷地获取外界的信息和资源,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也能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刘郁林看来,“互联网 +” 加速向 “人工智能 +” 跃迁,既是主动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加快这一跃迁进程,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看,人工智能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深度赋能,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效率实现质的跃升,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撑,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随着一批优质国产 AI 产品加速出海,我国 AI 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出海的产品涵盖了智能语音助手、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自动驾驶技术等多个领域,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性能,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 60%;截至今年 4 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 157.6 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 38.58%,居全球首位。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此外,2024 年我国数据生产量已达 41.06 泽字节,同比增长 25%;全国算力总规模达 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 27.4%,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算力支撑,为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和训练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明显增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并提出中国解决方案,致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 AI 治理规则。” 张晓说。我国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