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JY20240231号建议的答复

  • 2024-09-25 22:42
  • 来源: 武汉市数据局
  • 分享到

付志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强化数字经济引领作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数字经济已成为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我市拥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科教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强化数字经济引领作用。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时期城市发展重大战略,不断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产业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一、加快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水平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市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加强智能芯片、计算机视觉、元宇宙人机交互等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光迅科技成功发布国内领先的25G分布式反馈激光器芯片和50G电吸收激光器芯片,鼎龙股份开发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SPI材料及核心原料。

二是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主体培育。出台《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政〔2024〕2号),实施“育苗计划”,持续培育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依托数字经济领域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专业型孵化载体,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科大讯飞武汉人工智能加速中心通过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旗下中科武智众创空间通过市级备案,孵化、服务数字经济企业。

三是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2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水平通过验收。支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层建筑自升降智能建造平台关键技术与装备”。支持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研发产线仿真与虚拟调试软件、高端五轴数控系统产品。支持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布全球首个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以及“江城洛神”“百变悟空”等AI内容创造和个性化作图平台。

二、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策保障。按照“1+1+1+1+N”思路,出台1个专项规划(《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6年)》)、1个综合政策(《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成立1个智库(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每年1张重点任务清单,发布光电子信息、软件、低空经济、算力、数据要素等N个细分领域政策措施。强化协同推进,各区均建立了工作机制,各部门按工作分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各企业数字经济意识不断强化,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各方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加强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环境营造。坚持依法规范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关于开展武汉网络交易重点经营企业“领航”行动的实施方案》,发动市区所三级为网络交易重点经营企业提供更好更优的柔性监管指导服务,累计赴企业开展走访座谈505家次,开展“送法上门”活动108次。组织开展依法规范经营承诺活动,要求平台经营者对照“八个方面”履行好法定责任义务,网络交易经营者遵守“五项要求”规范开展营销。向全市网络交易经营者发出“致广大网络交易经营者的一封信”“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指导书”等,提醒经营者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强化重点平台约谈指导,召开集中促销行政指导会,组织专项监管行动,依法处置未公示信息、夸大宣传、违规促销等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三、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入围工信部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万企赋智数字化转型工程”列为全市中小企业“七万工程”之一。在工信部备案光通信及激光设备制造、电气及其他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四个行业,自行选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及新材料等四个特色行业,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制定年度数字化转型活动计划,举办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启航”大会、“园区行”“场景分享荟”“数转赋能行”等活动,多渠道发动企业转型。

二是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未来工厂体系建设,入围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数字化产线累计达到201条、智能示范车间(项目)102项、标杆智能工厂20家。持续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围绕6大生产性服务业和6大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跨境电商、智慧商圈、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养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培育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8个,武商商圈、武汉国际广场购物中心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持续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农业综合大数据平台,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推动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印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工作方案,推进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开放。推动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工业制造、商贸、文旅等领域创新应用,广泛征集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宣传推广,发布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19个,举办5G工厂场景对接专题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开展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农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企业指导服务和监管执法,助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数据局

2024年7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