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传东代表:
您提出关于加快和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和创新发展,推动武汉市数字经济强市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教育局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关注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内容营销新业态,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和人才培养新通道。市数据局发挥职能,统筹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会同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支持以内容营销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鼓励企业提升岗位培训能力,加大力度培育产业人才,为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企业服务,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一是广泛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增进广告经营者对广告可识别性重要性的共识。《广告法》第十四条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数字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事物经常带有两面性,广告行为和内容的监管涉及商品经营者、服务提供商和广大消费者多方权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通过市区联合、政企共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走访调研、行政指导等活动,宣讲《电子商务法》《广告法》,提升企业对于广告可识别性的重要性认知,提请企业合理规避广告发布风险。
二是积极反映人大代表建议,恳请市场监管总局给予政策支持。5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司来汉调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将代表建议内容,特别是商业广告与非广告信息的界定问题,向总局广告司作了汇报。建议总局适时制发有关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基层广告监管执法人员准确理解把握和运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将继续跟踪总局反馈,同时不断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与数字经济企业联络机制,助推新模式、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三是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促进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我们将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对于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违法行为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等违法行为,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努力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二、深化职教改革,优化人才供给
一是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我市鼓励在汉职业院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领域人才的培养。2024年,全市2所市属高职院校、3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直播电商服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与游戏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商务、大数据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96个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点(方向)通过了招生专业备案,数字经济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是支持职业院校提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水平。按照《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武教职成〔2022〕1号)要求,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遴选立项工作,以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为代表中职院校,将直播电商服务等20个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点)列入立项建设的市级优质专业名单,推进职业教育向数字化领域转型,着力打造市内一流、行业认可、特色鲜明的优质专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应用型人才。
三、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岗技培训
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共育机制。鼓励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等优秀公办中职学校、武汉智工职业技术学校等优质民办技工院校,与数字经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期组织实习实训活动,为全市数字经济输送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共育机制。
二是推动数字职业机构备案。围绕我市“965”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数字领域评价机构备案容量,扩大职业(工种)备案覆盖面。目前全市已有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76家机构备案了数字经济相关职业,涵盖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22个职业。
三是鼓励岗位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数字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企业人才技能水平。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新技师等培训,重点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培训,搭建工学一体化培训平台,促进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并按照培训人数给予企业每人500元至8000元培训补贴,构建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院校协助”的技能培训格局。2023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7万人次。
武汉市数据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