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637号提案的答复

  • 2024-09-25 23:01
  • 来源: 武汉市数据局
  • 分享到

吴余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市数字资产入表突破发展地方经济的提案收悉,提案围绕把握政策红利,发挥政策引导,探索数字场景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性指导意见,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委金融办、市属国企、行业协会及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现结合实际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数据资产,正日益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财政部先后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23〕141号)《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4〕1号),明确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和任务,为各地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提供了遵循。

一、把握政策红利,创造数字资产新模式

(一)提高企业“入表”意识和能力。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快建设数据管理、技术和财务等相关专业人才团队。推动企业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三资清理”相关工作,做好企业数据资源清理、价值评估。

(二)发挥国有企业标杆作用。国资部门将数据资产盘活利用工作纳入市属企业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市城投集团、市投控集团部分子公司共有3个数据产品完成入表,其中2个已获得融资授信。下一步将深化国有企业试点推进,选取智能制造、商贸流通、科技创新、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开展先行先试。

(三)加快金融机构探索数据资产融资。提升专业机构的参与度,引入专业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确保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过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强化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培训与交流,组织优秀案例经验分享,对数据资产入表的风险评估、过程合规性和有效性管理等方面,给予专业培训支持。

二、发挥政府引导,促进产业生态新发展

(一)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管理部门组织开展数据交易流程设计,推进全市数据流通交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公共数据归集治理专项工作,上报理工数传图书出版数据应用。下一步坚持制度先行,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确权登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等环节完善相关政策,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等提供制度保障。

(二)持续深化数据资产管理。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准则宣传,将暂行规定纳入《会计准则、制度汇编》(电子版)进行统一汇编,并通过武汉财政公众号进行广泛推送。组织培训研讨活动,在市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准则制度培训、高级会计人才研讨等活动中,将数据资源入表作为学习研讨的重点内容。下一步将深化“三资清理”工作,对全市公共数据资源、企业数据资源进行盘点,做好数据资源入账入表。

(三)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市数商协会成立,联合咨询服务商、技术服务商、会计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数商主体,共同打造专业化的全产业链数据资产服务生态体系。加强宣传和培训,定期组织企业举办数据资产化沙龙,帮助企业对接数据交易机构和金融机构,助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和流通交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探索数字场景,塑造市民美好新生活

(一)加强公共数据供给。数据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治理,推动建设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平台。集中开展财政投资建设信息化相关的数据资源调查核查,形成完备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结合我市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未来产业、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按照数据要素市场供需实际,打造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二)加强数字场景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开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全市场景资源,持续搭建场景对接平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落地及升级迭代。聚焦产业发展和智慧政府建设,重点围绕元宇宙、大模型、区块链、北斗、大数据、低空无人机等重点方向开展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广泛发动企业开展应用场景摸排申报,目前已征集场景需求104个。

(三)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场景应用建设。“i武汉”城市码搭建8类应用场景和9个特色专区,260余项生活服务“一码办事”。“一站直通”对接市区部门170余家。下一步重点策划和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应用场景建设,聚焦企业群众所盼,支持推动城市服务领域安居链、安养链、停车“一张网”等场景开发建设,聚焦基层一线所需,协调推动城市安全领域“城市生命线”、智慧应急、智慧建管等场景开发建设

武汉市数据局

2024年7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下载 打印 关闭